> 口语知识 - 第52页
  • “我侬会得无闻性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我侬会得无闻性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我侬会得无闻性”出自宋代释绍昙的《示宝头陀之径山打钟》。 “我侬会得无闻性”全诗 《示宝头陀之径山打钟》 宋代 释绍昙 劳生梦寐分途辙,深省一声何处发。...

    11-22 0 324 口语知识
  • “拈来用恰好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拈来用恰好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拈来用恰好”出自宋代释崇岳的《惠文伯居士请赞》。 “拈来用恰好”全诗 《惠文伯居士请赞》 宋代 释崇岳 无卓锥之地,有无伸之宝。 元不用安排,拈来用恰好...

    11-22 0 923 口语知识
  • “此中七字有坚城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此中七字有坚城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此中七字有坚城”出自宋代释宝昙的《古城兰若有竹数百道人筑墙而疏逖之十有九居》。 “此中七字有坚城”全诗 《古城兰若有竹数百道人筑墙而疏逖之十有九居》 ...

    11-22 0 48 口语知识
  • “因君索诗苦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因君索诗苦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因君索诗苦”出自宋代彭龟年的《慈顺堂》。 “因君索诗苦”全诗 《慈顺堂》 宋代 彭龟年 我官广文馆,门巷正萧索。 王孙幸过我,开口有请托。 索诗慈顺堂,一...

    11-22 0 299 口语知识
  • “行穿溪树踏溪沙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行穿溪树踏溪沙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行穿溪树踏溪沙”出自宋代李复的《予细侍先人作邑夏阳元丰五年来摄是邑过瀵泉》。 “行穿溪树踏溪沙”全诗 《予细侍先人作邑夏阳元丰五年来摄是邑过瀵泉》 宋...

    11-22 0 598 口语知识
  • “感今徒益鬓如丝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感今徒益鬓如丝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感今徒益鬓如丝”出自宋代李复的《棣华斋》。 “感今徒益鬓如丝”全诗 《棣华斋》 宋代 李复 真长世誉贤兄弟,棠棣名斋为学诗。 华厦何妨因旧址,春风不老是...

    11-22 0 638 口语知识
  • “翘然出二子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翘然出二子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翘然出二子”出自宋代李复的《侯书记二子席上乞诗遂赠》。 “翘然出二子”全诗 《侯书记二子席上乞诗遂赠》 宋代 李复 植蒿不为栋,豢豚不成虎。 本非英特姿...

    11-22 0 892 口语知识
  • “一见相忘倒胸腹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一见相忘倒胸腹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一见相忘倒胸腹”出自宋代郭印的《送莫少虚赴省试》。 “一见相忘倒胸腹”全诗 《送莫少虚赴省试》 宋代 郭印 莫君江南佳公子,才华秀拔春兰馥。 少年意气壮...

    11-22 0 775 口语知识
  • “不为终老计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不为终老计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不为终老计”出自宋代方回的《陈家冈》。 “不为终老计”全诗 《陈家冈》 宋代 方回 倦马鞍鞯破,傭奴糗茹陈。 不为终老计,犹作远行身。 惶惑逢岐路,迟留俟...

    11-22 0 335 口语知识
  • “昌黎调笑崔蓝田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昌黎调笑崔蓝田”的出处是哪里

    “昌黎调笑崔蓝田”出自宋代方回的《送□景文长兴丞》。 “昌黎调笑崔蓝田”全诗 《送□景文长兴丞》 宋代 方回 太湖之岸环□县,君所佐县为最雄。 其民无不挟利刃...

    11-22 0 292 口语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