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
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处理方法,其核心原理基于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。以下是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几个关键步骤和原理:
1. 污泥形成 :
活性污泥由多种微生物(如细菌、真菌、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)组成,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繁殖,形成絮绒状的污泥颗粒。
2. 生物降解有机物 :
污水进入活性污泥系统后,微生物通过吸附在污泥颗粒上或悬浮在废水中,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作为能源和营养源,通过氧化、分解等过程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。
3. 氧化还原作用 :
活性污泥系统中存在好氧和厌氧微生物。好氧微生物通过氧化还原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和碳酸盐,而厌氧微生物在缺氧环境下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产物。
4. 污泥的沉降和回流 :
经过降解处理后的污泥颗粒增大,在废水中沉降。沉降后的污泥部分回流至曝气池,以维持微生物的浓度和活性。
5. 去除氨氮 :
活性污泥法通过调节pH值、选择性自上料、鼓励特定微生物群体生长以及沉淀过程去除氨氮。
6. 适应性和灵活性 :
活性污泥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多样的运行方式,能够处理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。
活性污泥法不仅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质,还能实现氮、磷等营养物质的生物转化,是一种高效、经济且环保的废水处理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