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有哪些
1. 诉讼案件结案 :
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,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预计负债,或确认一项新负债。
2. 资产减值 :
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,或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。
3. 成本或收入确认 :
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。
4. 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:
发现财务报表中存在舞弊或差错,需要进行调整。
5. 其他调整 :
可能涉及对资产、负债和权益项目的金额、期限、计量和分类的调整,以及更正计量误差和影响整体财务报表数据。
对于这些调整事项,会计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:
涉及损益的事项 :通过“以前年度损益调整”科目核算,并相应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相关项目。
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 :直接在“利润分配——未分配利润”科目中核算。
不涉及损益及利润分配的事项 :调整相关科目。
报表附注内容 :如果涉及报表附注内容,也应相应调整报表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。
这些调整旨在确保财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调整事项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之后,但在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前,因此需要对已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如何影响利润表?
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哪些税种?
如何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财务舞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