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口语知识 > “惨怆欲别语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惨怆欲别语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惨怆欲别语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惨怆欲别语”出自宋代王铚的《送史纯父归余杭》。

“惨怆欲别语”全诗

《送史纯父归余杭》

宋代 王铚

霜晴九月交,送子越东门

同舟此水上,再对波清浑。

聚散三十载,惟此一意存。

邦国有大庆,去承旷荡恩。

我老百不湛,视子犹弟昆。

新寒黄菊枝,落照黄叶村。

惨怆欲别语,零落未归魂。

临分吐情实,衰境意弥敦。

《送史纯父归余杭》王铚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送史纯父归余杭》是宋代王铚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霜晴九月交,

秋天的霜已经散去,九月的天空晴朗明亮,

送子越东门。

我送你到越州的东门。

同舟此水上,

我们一起乘船行驶在这条江水上,

再对波清浑。

波浪清澈而浑厚。

聚散三十载,

我们相聚和别离已经有三十年了,

惟此一意存。

唯有这份心意仍然保留着。

邦国有大庆,

国家有着盛大的庆典,

去承旷荡恩。

你去承受着国家的宽广和深远的恩典。

我老百不湛,

我已经年老多病,不再年轻,

视子犹弟昆。

但我仍然把你视为我的弟弟兄长。

新寒黄菊枝,

寒意渐浓,黄菊依然盛开,

落照黄叶村。

夕阳斜照,村庄的黄叶纷纷飘落。

惨怆欲别语,

我感到悲伤和惆怅即将分别,

零落未归魂。

我的心灵破碎,迷失了回归的魂魄。

临分吐情实,

在临别之际,我倾吐真情实意,

衰境意弥敦。

面对衰老的境遇,我的思想更加坚定。

这首诗词以送别之情为主题,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思念和愁绪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江水的清澈,烘托出诗中的离别情绪。他用\"聚散三十载,惟此一意存\"表达了长久的情谊和珍贵的心意。诗人对国家庆典的提及,展现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国家荣光的关注。在描述自己年老衰弱的时候,他仍然把朋友看作亲如兄弟,表达了深厚的感情。

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意境,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、黄菊盛开和落叶飘零等细腻的描写,使诗情更加深沉。同时,通过用词简练、意境深远,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,意境唯美,展现了王铚细腻的诗歌表达能力。